1
难言的“请假羞耻”
(资料图片)
有媒体在社交平台上就此话题发起了投票,截至3月22日下午2点,近3万人参与投票。
其中1.2万人选择了“有,一请假就焦虑”,有7000多人选择了,“没有,想休假会直接提”,另外近7000人选择了“取决于领导态度和职场氛围”。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请假时会有愧疚感?在相关话题下,网友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一些网友表示会有负罪感,有人“工作至今几乎未请过假”。
有网友认为,没什么好顾虑的,该请则请。也有网友认为,请假后工作积压,有些人会特别忙。2
“请假羞耻”里藏着打工人对未来的担忧
“请假在心口难开”,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形:有人说自己“不敢请假”,担心请假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职业发展;有人说自己“不会请假”,光是怎么开口就要纠结半天,费尽心思地找请假的“正当”理由;还有人说“不能请假”,工作量大总是忙不完,害怕请假会给其他同事造成负担,影响同事关系。 明明是自己该享受的假期,就是不好意思对领导说出“请假”的字眼。害怕领导多想,担心领导会不会批准,请假回来后,又焦虑领导对自己的工作安排。3
合理请假是基本权利
事实上,合理请假是每一位职场人的基本权利。根据劳动法,劳动者年休假、病假等合法权益均得到有效保障,即便有关事假的规定弹性相对较大,批准的决定权也在单位,只要理由充分,用人单位应当予以批准。 当然,安心请假的前提在于“正当且必要”,现实工作中确实也有人无缘无故请假、三天两头摸鱼,不负责任地把工作推给别人,不仅打乱团队工作节奏,对于大家的心态也是一种消耗。合理请假必须保障,但类似上述情况,想必谁都不会舒服。 请假不应成为大家的心理负担,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里,对“疑似偷懒”总是分外敏感,似乎只有时刻紧绷,硬着头皮往前冲,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上学时,担心打断课堂秩序而不敢举手说出“上厕所”;工作后,害怕给团体添麻烦而羞于请假。 可问题在于,一味靠隐形压力推动向前,疲惫感久而久之会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张弛有度与产出效率是一体两面,怠慢了任何一方都注定效果不佳。 该休的假要休,该请的假就请,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4
远离职场“请假困境”
如何摆脱“请假羞耻”?其实并非毫无办法,做到以下这几点,或许就能将自己从“请假困境”中解救出来。 首先,想要摆脱请假前的种种顾虑,就得从根源解决。 如果能够 妥善规划和安排自己手头的工作, 给 领导传递出就算是请了假,工作也不会受任何影响的暗示,在真正提出请假需求时,领导也会爽快批复。 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放下请假的多重负担,轻松享受假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