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瑞股份十亿定增扩产,未来猪价不涨怎么办
2023-05-31 21:18:24 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创业圈 作者:何秀兰

东瑞股份定增事项有了新进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 月 28 日晚,东瑞股份公告,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机构对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进行了审核,认为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但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尚需获得证监会做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定增尚存不确定性。

从初次提出增发预案至获深交所批复通过,东瑞股份增发事宜酝酿近一年之久。根据募集说明书,东瑞股份本次拟定增金额不超过 10.33 亿元,募集资金其中 7.73 亿元用于东源东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东源县船塘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黄沙基地)(下称 " 东源黄沙项目 "),另外 2.6 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东瑞股份满怀信心积极定增扩产,但今年一季度其业绩并不理想。根据一季报,东瑞股份一季度营业收入 3.25 亿元,同比增加 42.3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 492.15%,亏损 1.91 亿元。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猪企都不好过,头部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但不少企业坚持在行业低谷期逆势下注,扩大养猪产能。

图源:图虫创意

海量定增扩产,产能消化存疑

东瑞股份是一家集生猪生产、科研、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2021 年 4 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IPO 实际募集资金 18.1 亿元。

东瑞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袁建康,他拥有 30 多年的生猪养殖行业经验,现任东瑞股份董事长、总裁。袁建康直接持有东瑞股份 20.17% 股份,并通过东莞市东晖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 东晖投资 ")与妻子叶爱华间接持有东瑞股份 12.34% 股份。

东瑞股份本次定增已确定袁建康控制的东晖投资作为发行对象之一,东晖投资拟认购本次定增股份的金额为 1000 万元,认购股份数量不超过东瑞股份已发行股份的 2%。

去年 6 月,也就是上市后一年多,东瑞股份就提出了上述定增事项。根据增发预案,东源黄沙项目总投资 7.73 亿元,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形成年出栏 30 万头商品猪的规模。而此前 IPO 募投项目中,紫金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富竹生态养殖项目尚未建成投产,达产年可形成年出栏 21.18 万头生猪的规模。

根据东瑞股份发展规划,其力争在 2024 年在河源及其周边区域发展生猪生产规模达到 200 万头以上,饲料生产规模达到 70 万吨。事实上,2022 年东瑞股份生猪销售数量仅为 52.03 万头,2024 年生产规划是 2022 年销售量的近 4 倍。

东瑞股份认为公司的主要市场为粤港澳大湾区," 非洲猪瘟 " 疫情发生后内地供港猪肉较为紧俏,中国香港市场消费需求有较大缺口,加之广东省生猪消费需求缺口长期存在、散户逐步退出市场,生猪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东瑞股份在中国香港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供港活大猪配额执行良好。根据公开信息,东瑞股份 2020 年 -2022 年获得供港活大猪配额总量分别为 17.69 万头、20.41 万头、24.98 万头。

2022 年末东瑞股份公告,公司获得 2023 年度供港活大猪配额 12.68 万头。东瑞股份称,如已获得的供港配额不能满足公司本年度的实际供港需要,公司可继续申请调增配额,但未来东瑞股份数倍扩大产能,又该如何突破配额限制?

东瑞股份也曾在增发预案中提醒投资者,若供港活大猪配额分配原则发生变化,导致不能持续获得供港活大猪配额,或者获得的供港活大猪配额大幅下滑,将对募投项目产能的消化和利润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猪企大面积亏损,低谷期逆势下注

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令猪企盈利水平呈现激烈震荡,素以高毛利率著称的东瑞股份也扛不住生猪价格的持续低迷。2023 年一季度,东瑞股份营业收入 3.25 亿元,同比上升 42.36%,但归母净利润下跌了 492.15% 至 -1.91 亿元。要知道东瑞股份 2022 年盈利仅 0.43 亿元。

日前,东瑞股份在线上业绩说明会上解释了今年一季度出现大幅亏损的原因,一是疾病因素促使公司对个别场提前和加速出栏,叠加生猪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的影响,使得该场一季度合计亏损合计约 1.15 亿元(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约 0.2 亿元);二是新建场固定折旧摊销费用合计亏损约 0.25 亿元;三是其他场存货跌价准备合计提了约 0.25 亿元。

一季报发布后,东瑞股份在 4 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含泪吃了一个跌停板。今年 5 月,东瑞股份股价不断创下新低,5 月 30 日最低跌至 23.16 元,较去年 7 月时 50 元的股价高点相比,市值缩水了一半。

事实上,今年上市猪企普遍都不好过,业绩大面积亏损,股价也是普遍飘绿。

根据一季报,一季度亏损的猪企中,温氏股份归母净利润亏损 27.49 亿元,新希望亏损 16.86 亿元,牧原股份亏损 11.98 亿元,*ST 正邦亏损 11.79 亿元,其亏损额都是十亿级的。天邦食品、大北农、傲农生物则分别亏损 6.6 亿元、3.05 亿元、1.8 亿元。

亏损的业绩发布后,上市猪企都需要回应投资者的疑问,亏损原因都很相似,无外乎是生猪价格长期低迷,谁都扛不住。至于未来如何应对猪价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少猪企表示立刻把 " 降本增效 " 提上日程。

生猪养殖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并且生猪养殖周期相对较长,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较大。今年以来,猪企陆续披露增发预案,拟通过增发募资来缓解流动资金不足。

在行情的波动下,近年来不少猪企举债扩张,致使资产负债率上升。东瑞股份在增发预案中表示,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下降,有利于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为后续业务开拓提供良好保障。

除了东瑞股份,罗牛山、傲农生物、天邦食品、大北农于今年上半年披露了增发预案。其中,天邦食品和大北农拟募资分别不超过 27.2 亿元、19.43 亿元,罗牛山拟募资不超过 17.96 亿元,傲农生物拟募资不超过 18 亿元。此外,正大股份谋求上交所主板上市,拟募资 150 亿元。

这些养猪企业募资的用途主要为布局全产业链,包括猪场新建和升级、饲料厂和屠宰场的兴建、肉制品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但猪企融资扩产是否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仍需时间验证。

最新新闻: